
-
华中科技大学中欧学院2018年优秀毕业学子访谈之王廷旭
Q: 为什么会选择中欧? 2014年,我参加了中欧夏令营,不仅感受到学院老师饱满的热情与极高的颜值,而且,在整个活动期间,中欧的各位师兄师姐现身说法,让我了解到中欧有着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国际平台。中欧的相关专业与清洁能源息息相关,清洁能源处于蓬勃发展之中,选择来到中欧,给自己一个提高专业知识的机会,同时结识一群优秀的宝宝,且歌且行。 Q: 在中欧学习生涯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能力。中欧的老师们下课之后,会给学生布置projects,自己要根据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参数。同时,一个project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既要分工明确,也要互帮互助。有时,晚上相约西五楼自习室奋斗到深夜。想必中欧学子每每听到project一词,皆会惊出一身冷汗。此时回想起来,更多的是感谢,projects带给我们的是独立思考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这会让我们更加自如地面对以后的工作。 Q: 在中欧学习生涯遇到的最大因难是什么,怎么克服的? 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和中欧的专业知识课堂学习的冲突。中欧的课程压力比较大,在研一期间,大部分精力投入在课程学习与理论知识过关测试上。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方面,因为没有整块的时间投入到科研当中,所以要与老师不断沟通,取得老师的理解与支持。科研进度相对缓慢,自己也要保持耐心,一边完成课程学习,一边融入自己所在的课题组,跟老师出差做项目,搭建试验台架等等,不能出现放弃课程与科研任何一方的想法。遇到困难多交流,可以到学院找老师聊聊天,比如中欧学院男神李之添老师,才思敏捷,足智多谋。 Q: 你能感受到的中欧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与众不同的培养模式。在中欧,你可以实现公费出国的一年或者半年的学习机会;你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能源相关的专业,比如,我的实验室在能源学院,也有小伙伴实验室在电气学院,在国家光电实验室,我们既学到了国外的理论知识,又完成了不同学院的实验室科研工作。 Q: 中欧的学习经历对你找工作有帮助吗? 在中欧学习期间,英语水平不断提高,找工作英文面试相对来说优势就较大。培养的独立解决问题与团队协作的能力,在工作面试当中,也会让你在面试官面前脱颖而出。我在2017年的法国实习经历为我的简历增加了一大亮点。 Q: 想对师弟师妹们说些什么? 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踏实做好手头的每一个project,努力获取一份可靠的实验数据,遇到不清楚的事情,多向师长请教,“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可以的话,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官网
2021.09.24
-
海南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国际旅游学院学生参加第九届国防科技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
海南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国际旅游学院学生参加第九届国防科技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 6月8日—10日,2018年第九届国防科技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暨军地高校邀请赛在湖南长沙举行,海南大学受邀出席。国际旅游学院师生一行5人同来自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60所军地高校的代表们一同参加了此次大会。 在为期三天的会期中,我院代表分别作为美、法等国代表在不同会场积极参与讨论,推动会议的进程,同时作为一国的外交官,坚定维护着国家利益。最终,在安理会作为美国代表的刘文衡和辛婉莹凭借出色的会议表现和充分的会前准备获得了“杰出代表奖”,为学校和学院取得了荣誉。 我院学生在多次模拟联合国会议中的优异表现,展示了海南大学和国际旅游学院学生的优秀综合素质和风采,宣传了学校和学院的良好形象,彰显了学院素质教育的成果。 模拟联合国是模仿联合国及其相关国际机构会议运行规则、围绕国际热点问题展开研究讨论的会议活动。在活动中,青年学生们扮演不同国家或其它政治实体的外交代表,依照联合国议事规则,为了自身所代表的“国家利益”,通过演讲、辩论、磋商、游说及最终决议草案的写作与投票来推动国际问题的解决。模拟联合国活动最初于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哈佛大学兴起,90年代传入中国,至今已发展为一项成熟的高校活动。其中,北京大学举办的亚洲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外交学院举行的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境内外高校均有较高声誉。国防科技大学模联活动经历十年的长足发展,在全军推广模联活动、促进军地交流和中外交流等方面具备重大影响力。随着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对能够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中国方案的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模联活动为高校培养此人才提供了积极有效的平台。 来源:海南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国际旅游学院官网
2021.09.24
-
重庆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学生在全球学生供应链金融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018年4月30日到5月3日,由重庆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学子虞越诚、陈飞宇、王森,胡鹏组成的Team CTBU 15参赛队和由谢日坚、杨恬以及会计学院两名同学组成的Team Unicorn参赛队,在荷兰温德斯汉姆大学举办的全球学生供应链金融大赛TFC和TCC组中表现突出,取得优异的成绩。据悉,此次大赛共吸引来自全球超过20个国家,共108名相关专业的学生参与。 此次大赛,主要是模拟一家供应链中的核心生产企业“The Cool Connection”(TCC)和The Fresh Connection以及上下游的伙伴企业和金融机构,构建一个动态的供应链金融案例。该企业由于受供应链、融资、信息协调等多重问题影响面临亏损,由参赛的4名学生组成团队来运营虚拟公司,分别担任采购总监、销售总监、财务总监和供应链总监,制定并执行战略以及战术层面的决策,对公司的价值链进行优化并合理应用相关的融资手段,最终提升公司的投资回报率(ROI)。值得一提的是,虞越诚、陈飞宇、王森、胡鹏组成的队伍在中国区总决赛中以总成绩12%的投资回报率击败了来自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的参赛队伍,夺得中国赛区总冠军,获得直通荷兰参加全球总决赛的资格,充分体现了其团队的协作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对专业比赛的阅读能力,实属不易。 在荷兰的短暂的时间里,国际商学院学子们不仅认真参与比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更是积极与国外的同学进行交流,收获颇丰。国际商学院参赛队伍同学参观了荷兰最知名的产花基地,深刻了解了郁金香王国。乘坐游轮,领略了欧洲贸易中心鹿特丹独特的魅力,并与全球所有的学生们共同倾听了来自ASML全球光刻巨头CEO的演讲,体会到了专业的魅力。国际商学院学子时刻做好准备,参与一轮又一轮的Interview,与来自PWC,KPMG,Heineken等全球五百强企业的高管们面对面交流,收获颇丰。 胜不骄,败不馁,在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后,国际商学院学子都提到比赛成绩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超越了自我,领略了不同的风土人情,感受了各自文化的魅力,这必将使国际商学院学子们的创业梦想产生深刻的影响,必将激励其更加艰苦奋斗! 来源:重庆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官网
2021.09.24
-
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学子获第十一届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一等奖
5月24日—27日,为期四天的第十一届“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决赛在北京理工大学成功举办,由大连理工大学开发区校区遴选的WirelessLife和ALU团队均获得了一等奖,WirelessLife团队同时获得最具创业潜力奖,创造了大连理工大学该项比赛的最好成绩。 Wilefile团队由本科生王慨、王慷、楚子豪和刘振辉组成,指导教师为软件学院林驰副教授,ALU团队由本科生蔡钰、沈鸿飞、张睿珂和谢天组成,指导教师为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樊鑫教授和贾棋副教授。 在此次比赛中,WirelessLife团队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i-Fi和人工智能的智能家居无源感知系统。该系统将无线传感器技术和创新的深度学习算法结合,使智能家居可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不仅可以自动感知进入场景的成员身份,还可以将根据用户偏好自动生成特定的用户场景模式,为家庭用户提供安全舒适个性化的生活空间。 ALU团队的作品“sketch.dict”, 是一款基于草图识别技术的手绘创作软件,旨在运用创新的深度网络架构实现手绘文化的复兴。在保障趣味性的前提下,帮助和引导用户逐步掌握手绘技能。不同于市面上现存的手绘类软件,Sketch.dict致力于保持用户专注度,逐渐激发自我表达的欲望,为个人增添独一无二的艺术性符号。 本届大赛主题为“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创新”,秉承“创新”原则,将大赛的特色定位在深度学习和应用创新两个方面,竞赛作品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创新”的概念和使用基于Intel Caffe 或Intel® Deep Learning SDK 开发的深度学习技术。大赛自2017年11月开始,历时七个月。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一百余支队伍参加了比赛。初赛选出60支队伍进入复赛,复赛选出20支队伍进入决赛。进入决赛的20支队伍经历了现场搭建云环境、作品展示、现场讲解、评委提问、嘉宾媒体投票等环节。大赛设特等奖一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 大赛由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主办,北京理工大学承办,英特尔公司提供支持。自2008年起,已成功举办11届比赛,云集国内各高校计算机和软件领域的学子碰撞思想,切磋技艺。该比赛旨在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全面推动软件行业发展,促进软件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国家软件产业输出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官网
2021.09.24
-
胜出!这届,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大一学生游晟杰出任世界500强企业CEO
中英国际学院2017级2+2工商管理专业,2017年T1精英计划卓越奖学金获得者游晟杰同学在5月15日举行的CEO for One Month总决赛中获得全国冠军。接下来,这个热爱挑战的男孩将接受新的挑战,在世界500强FESCOAdecco CEO倪瀛的辅导下,学习如何管理企业,成为一名出色的CEO。 关于 CEO for One Month CEO for One Month是德科集团全球公益活动Way to Work的一部分,给年轻人提供机会当CEO,在德科集团全球分支机构的推举下,合适的候选人将与全球的优秀青年竞逐,优胜者可以担任德科集团一个月的CEO。 在中国,优胜者可以跟随 FESCO Adecco CEO学习管理技能! 跟随 FESCO Adecco CEO一起,打开职场上升通道: 1.出席管理层会议,参与公司战略部署 2.去顶尖的500强企业参观学习,掌握最新行业动态 3.与CEO直接分享、交流你的想法和疑问 关于 Way to Work Adecco Way to Work是由德科集团自2013年起组织发起的全球性公益活动,旨在帮助年轻人寻找工作,树立积极的职业观,通过提供职业咨询、培训、实习机会等,指导年轻人如何更好地将自己展示在这个具有挑战性和危机感的人力资源市场中。Adecco Way to Work由CEO for One Month , Experience Work Day以及Career Centre三部分组成。*注:本活动为德科集团全球性公益活动,无任何报名收费项目 来源: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官网
2021.09.24
-
重庆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国贸学子在“2018东盟暨两岸大学生外贸模拟商展竞赛”中喜获佳绩
2018年6月6日-10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与台湾地区中华国际经贸研究学会、台北市进出口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举办的“2018东盟暨两岸大学生外贸模拟商展竞赛”总决赛在台湾德明财经科技大学举行。重庆工商大学图书馆戴林副馆长(国贸系专职教师)、经济学院冉梨老师和国际商学院汪洁老师带领我校四支代表队在此次赛事中获得了优异成绩。 7支“大陆赛区一等奖”获奖队与中国科技大学、南台科技大学、德明财经科技大学、致理科技大学、侨光科技大学等5所台湾院校代表队,在参展计划书、展位装饰设计、展位商品陈设、全英文简报、活动表演、展场商务沟通模拟之全英文Q&A、展场商务沟通模拟之国贸知识Q&A等7个环节激烈角逐,由重庆工商大学国际贸易竞赛指导团队(戴林、蒋兴红、冉梨、柳榆、汪洁、江洋等)指导,2018海峡两岸国际贸易竞赛,经济学院和国际商学院共4支代表队,获得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其中,国际商学院13名学生组成的赴台湾参赛队伍在2018海峡两岸国际贸易竞赛中,英语组喜获特等奖,法语组喜获一等奖。 我校参赛队在赛事中的优异表现,获得了两岸主办方和参赛师生的高度评价。这是重庆工商大学国贸专业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科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形成“双创”型人才培育模式的成果。国际商学院参赛队伍的学生不断奋进的精神,体现了国际商学院“心中有梦想,行动有热情”的理念。 此次赛事,充分展现了国际商学院国贸学子风采,与此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重庆工商大学在海峡两岸高校的影响,为重庆工商大学师生加强海峡两岸国际贸易教育领域的沟通与交流搭建了平台。 来源:重庆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官网
2021.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