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中师范大学伍伦贡联合研究院优秀学子--宋玮璇
2019.05.15 作为华中师范大学伍伦贡联合研究院首批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而录取的单学位硕士研究生,宋玮璇同学努力克服了跨专业学习的障碍,各门课程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重视外语学习,参加了雅思考试,成绩达到6.5分,课余时间辅修了TESOL课程,获得A+成绩;动手能力强,热衷于参加课外科研竞赛,获得了2017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格斗机器人大赛三等奖、“软银机器人杯”2017中国机器人技能大赛二等奖;积极承担学校各类国际学术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在2017PSIVT学术会议和2018年伍伦贡联合研究院“人工智能”国际夏令营中都有其身影。 作为学院研究生会宣传部部长,积极参与学院宣传工作,为学院公众号设计尾标,原创编辑微信公众号推送文案,分享学业生活点滴,报道学院活动动态。课余时间热爱参加社会活动,勤工助学经历丰富,例如担任助教、辅导学生考取硕士优异成绩等。
2021.09.24
-
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工程师学院——骆旻翔
骆旻翔,男,汉族,浙江杭州人,中共预备党员。1996年出生,现担任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工程师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H161班班长。 骆旻翔自入校以来,怀着对工作的巨大热情,踏实负责,同学们亲切地称他为“骆班长”。他带领班级积极创建优良学风,制定学习计划,成立学习小组,分享经验、互助答疑、相互督促,在一系列举措下,班级考试优良率64.52%,获得奖学金及各项荣誉81人次,共25人,获得率80.65%。班级多次获得“校优良学风班”,“校优良学风示范班”等集体荣誉。作为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团队“Verbreiter”(传播者)的一员,骆旻翔积极搭建中德文化交流的桥梁。在2018年暑期赴德夏令营期间,他和成员们参观德国现代企业、深入街头采访、开展问卷调查、整理调研报告,获得“浙江新闻在线”、“今日浙江”、“浙江之窗”等媒体报道,团队荣获校“十佳团队”称号。回国后他将赴德经历和对德国的理解通过讲座形式分享给低年级同学,收获一致好评。骆旻翔大学期间多次获得“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优秀部长”等荣誉,且顺利通过选拔考试,即将赴德国西海岸应用科技大学开展为期一年的交换学习。 “Lernen,ohne zu denken, ist eitel; denken ohne zu lernen, gefährlich.”(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座右铭将勉励他不断前进。
2021.09.24
-
辽宁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孙珺禹
孙珺禹,辽宁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2013级学生,现于密苏里州立大学攻读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并在密苏里州立大学中国项目办公室任职。孙珺禹在大连校区学习时就在学院学生会任职,学院全英文的授课模式和国际化氛围培养了他良好的英语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自2015年9月到密苏里州立大学校区学习,就积极投身学生工作,曾任密苏里州立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在他的精心组织和策划下,联谊会经常性举办各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为中国学生提供各种贴心服务,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推广者,为学院赢得了良好声誉。 2018年,中国项目办公室启动中国学生领导力项目,孙珺禹任主要负责人,顺利开展了包括暑期培训、新生接待以及新生过渡计划等一系列相关活动,不仅为中国学生提供了丰富阅历和施展才华的平台,也有助于初到美国的中国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崭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当中。孙珺禹曾在2018年芝加哥领区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CSSA)联席会议上获“年度优秀学联主席”荣誉称号。
2021.09.24
-
展翅国际舞台 多彩校园生活——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张沁葳
展翅国际舞台 多彩校园生活----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张沁葳简介 2019.05.21 张沁葳,中共预备党员,湖北潜江人。2015年考入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在与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RIT)合作的信管专业学习,现已通过北京交通大学国际组织实习专项保研选拔。作为校区的首届学生,这些“家中老大”被寄予了太多的期望,既要继承交大“知行”校训,又要开启新的传统。 沁葳受益于中美两校的不同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平均成绩达到98分,获得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习优秀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她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美国ICM数学建模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都有上乘表现。她于2016年暑期赴RIT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游学交流,开展了“关于电子书与纸质书的国际漫画市场调研”,并在RIT 毕业论坛进行展示,作为代表在结业典礼发言。2017年入选RIT桑德斯商学院Dean’s List,并获得RIT 优秀毕业生称号,被美方选为项目学生代表赴美参加RIT毕业典礼。 沁葳担任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在“学业支持中心”任概率论助教,帮助学业困难学生。同时在国际教育中心任教,给国际学生讲授商务课程。参与校区的国家级物理实践基地志愿活动,担任UIM世界XCAT摩托艇比赛志愿者等。
2021.09.24
-
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优秀学子--柯志昊
他是柯志昊,一名来自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隆师而亲友是他为所有人打上的印象标签。他是团支书,是团建主席,科协负责人,更是进入利兹学院孜孜求学的第一批学生。他经常说,能够作为学院第一批学生,见证着利兹学院的发展与成长是他遇到过的最幸运的事情。困难并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正在展开的奥秘,这是利兹学院带给他最深切的感受,也正是因为利兹学院求知、笃行的学习精神,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开阔、多元的国际视野,多专业,高水平的交流机会,让他在两年的大学中收获了38张奖状,两次获得利兹学院一等全额奖学金,并被选入本科生提前培养计划在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学习研究,在今年四月份他还将与其他三位学院同学一起前往美国参加世界混凝土轻舟比赛。提及梦想,他坚定地说道“笃学而成才,长以报国也”,这是他在观看学院组织的“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 之后,所想到的第一句话,而这句话也必将成为他与利兹学院一同成长的不竭动力。
2021.09.24
-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毕业生访谈之:2010级双硕士研究生李非凡
李非凡,中欧法学院2013届毕业生。2010年进入中欧法学院比较法专业学习,2013年毕业,取得了双硕士学位后进入证监会工作。经单位批准,目前正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攻读国际银行与金融法硕士项目(International Banking and Finance Law)。 1、请问师姐现在在哪里就职?请问您为什么选择这个单位? 目前就职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作这个选择,主要是考虑到证监会的工作职责,希望自己能成为其中一员,发挥所长,为证券期货市场监管出一份力。 2、请问该单位对于专业知识是否有要求?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储备?如何进行该方面的知识储备? 从近几年情况看,证监会发布的招录职位一般属于证监会特殊专业职位,实施2+X考试。报考证监会相应招录职位的考生,除了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外,还需要按所报岗位要求,参加财金类、法律类、会计类或计算机类专业科目考试。这部分考试的具体内容,证监会通过发布专业科目考试大纲加以明确。这也意味着,大家需要根据证监会公告的内容,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对于法律类考生而言,包括证券期货基础知识和法律知识等。 3、请问师姐对师弟师妹在职业规划中有哪些建议? 我认为,职业规划首要考虑个人兴趣。对某一个行业、某一份工作有了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兴趣,才能够在从事具体工作的过程中不断保持敏锐,提升专业,才谈得上长远发展。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究竟是否喜欢或者适合某一份工作,我认为最直接的方法是实习,自己去亲身感受、观察、判断;如果由于各方面因素限制不能直接实习,那么也可以积极通过其他途径请他人介绍工作情况。 4、请问师姐您在校期间是否有实习经历?实习之前目标单位是否有成绩或者资格要求?实习中的收获有哪些? 我在校期间有过实习经历,其中印象比较深的一段实习经历是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参与IPO项目。当时所在的项目组对学习成绩或者司法考试资格方面没有提出特别具体的要求。关于实习的总体收获,一方面,是亲身参与了资本市场有关项目运作的流程,对资本市场规则和实践的理解,从感性层面逐步上升到理性层面。另一方面,是对于证券律师行业的现状有了进一步了解。在从事具体实习工作中,我也深深体会到,万事都离不开一个“勤”字,即脑勤、手勤、腿勤、嘴勤。唯有下苦功夫,才能不断突破自我。 5、请问您认为在校期间什么时间开始实习比较合适?实习时间多长时间比较合适?实习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认为,读书和实习是不冲突的,如果处理妥当,它们之间反而能够相互促进。对于研究生来说,大家在入学时应当已经建立了相对健全清晰的知识体系,所以,我认为,如果打算毕业后直接工作,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尽早实习,以便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关于实习的时间长短、具体准备,我理解是因人而异、因岗而异的,但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不论哪种情况,我认为都需要在自己既定的学习和实习目标之间做好平衡,以免顾此失彼。 6、请问师姐对还在校学习的师弟师妹们有什么寄语和建议? 希望大家充分珍惜、积极利用学校和学院提供的各方面资源和各种各样的机会,让自己全方面成长。以外语学习为例,来到英国学习期间,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语言是了解世界最好的钥匙。在与教授和同学们交流探讨、参与志愿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过程中,良好的英语水平是学好专业知识、准确传递想法、拉近彼此距离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大家在这个“地球村”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和全球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接触,可能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我们把外语作为全部或者部分工作语言。作为中欧的学生,大家有十分便利的条件,可以抓紧学习欧盟法课程的机会,锤炼扎实的英语,这或许对今后的工作乃至是整个人生都大有裨益。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官网)
2021.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