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助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外合作办学也必须肩负起切实引进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符合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具有优质性的国际教育资源的重任。
本期,小编梳理了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200位的境外高校(以下简称“QS前200的境外高校”)与我国境内高校开展合作办学的情况。展示办学现状的同时,也期待未来国内高校能与更多世界顶尖院校开展更高水平的合作。
一、合作办学总体情况
在194所QS前200的境外高校中,共有70所境外高校与我国境内90所高校开展了152个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
•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大学6所;
•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34家;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12个。
152个项目和机构审批时间
二、境外高校情况
36%的QS前200境外高校在中国境内开展了合作办学。
•排名最靠前的境外合作高校是伦敦大学学院(QS排名第8),2003年与北京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硕士项目;
•其次是新加坡国立大学(QS排名第11),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分别在西方经济学、企业管理、数量金融、法学专业领域合作硕士项目;
•再次是南洋理工大学(QS排名第12),2002年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硕士项目。
国别或地区分布
开展合作办学的70所QS前200境外高校共来自18个国家或地区。
•美国、英国高校数量最多,各14所;
•其次是澳大利亚高校,共10所;
•再次是加拿大、中国香港高校,各4所。
70所境外高校国别(地区)分布
综合实力
开展合作办学的70所QS前200境外高校具体排名情况如下:
•QS前50:18所,占比26%;
•QS 51-100:26所,占比37%;
•QS 101-150:12所,占比17%;
•QS 151-200:14所,占比20%。
70所境外高校具体排名情况
合作情况
QS前200的境外高校中,与境内高校开展合作办学数量最多的是香港理工大学,共与5所境内高校开展了10个项目和机构;
其次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各分别开展了8个项目和机构。
三、境内高校情况
地区分布
与QS前200的境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的90所境内高校来自全国19个省(区市)。
•北京为合作办学数量最多的地区,共27个;
•上海次之,共22个;
•江苏位列第三,共16个。
90所境内高校地区分布
综合实力
在90所境内高校中,“双一流”高校占比59%。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3所,占比26%;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30所,占比33%。
90所境内高校综合实力
合作情况
有20所境内高校存在同时与多所QS前200的境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的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同时与6所QS前200的境外高校开展6个项目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同时与4所此类境外高校开展7个项目和机构;
•清华大学同时与4所此类境外高校开展5个项目和机构。
四、学科专业
合作专业涉及11个学科类别: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医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农学、历史学、教育学。
•开设工学专业的机构和项目最多,占比45%,开设管理学的机构和项目次之,占比22%;
•合作频次最高的专业是工商管理,共有16个项目和机构;
•与QS前50的境外高校合作的学科领域主要为工学,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
QS前50高校合作办学开设专业情况
五、办学层次
办学层次以本科教育为主。
未来展望
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到现阶段,提升质量应当是首要目标。综上来看,我国境内大学已与部分世界顶尖大学在相应领域开展了合作办学。单从世界大学排名维度来看,境外优质教育资源还有较大空间亟待挖掘,也有较多在办项目有必要更新升级。
•64%的QS前200境外高校还未与我国境内大学开展过合作办学, “强强联合”战略有待加强落实;
•与QS前200境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的境内“双一流”高校占比不到六成,国内一流大学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的积极性有待提升;
•与QS前7的境外高校尚无合作办学案例,国内一流大学应在与世界最顶尖大学开展合作方面有所突破;
•与世界顶尖大学在传统管理学领域的合作占比较大,未来应努力争取在理工农医等国家急需的、前沿新兴学科领域开展更多、更深入的合作;
•硕博层次的高端人才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注:
(1)本文涉及的机构和项目指中国境内高校与境外高校开展的合作办学;
(2)本文内容不包含已停办或停止招生的机构或项目;
(3)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
(4)本文数据统计截至时间为2021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