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0月22日,上海-汉堡国际工程学院(中德学院)庆祝建院二十周年活动在上海理工大学图文信息中心举行。德国汉堡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奥尔加·布尔科娃(Olga Burkova),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欧非处副处长励仿夏、德国驻上海领事馆科技及经济部领事郎素安女士(Susanne Lada’a)、汉堡驻上海联络处主任安克先生(Lars Anke)、德国学术交流中心项目负责人雷恩思女士(Sigrid Löns-Jören)、上海锦创歌德培训机构总经理施塔尔先生(Andre Stahl)、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和采埃孚(上海)投资有限公司的企业代表、中德学院常务副院长沈建琪、书记杨承三、德方项目负责人胡特(Michael Röther)、校内有关学院及部处的领导、各界校友代表、以及中德学院师生代表近百人出席了庆祝活动。本次活动由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蔡永莲主持。
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刘道平出席本次活动并致辞,刘书记对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学院二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建院20年来取得的成绩得益于上海理工大学和汉堡应用技术大学的深厚友谊、两所高校的深度合作以及作为姐妹城市的上海市和汉堡市的大力支持。自1998年办学以来,中德学院为社会各界输出了大量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国际视野的优秀毕业生,已成为上海理工大学教育国际化的闪亮名片。刘书记表示学校将继续抓住中德两国关系带来的良好发展契机,加强信任,统筹资源,着眼未来,开拓进取,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高中德学院教学科研水平,为两国加深各领域合作交流,培养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德国汉堡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布尔科娃(Burkova)在致辞中首先感谢中德两国政府对两校合作的大力支持,肯定了在中德学院建设过程中两校的共同努力以及合作企业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中德学院建院二十年来两校联合培养了许多既有专业知识又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质量人才,为两国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随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欧非处副处长励仿夏、德国驻上海领事馆科技及中经济部领事郎素安女士、汉堡驻上海联络处主任安克先生、德国学术交流中心项目负责人雷恩思女士、上海锦创歌德培训机构总经理施塔尔先生分别上台致辞,表达了对中德学院的祝贺。
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蔡永莲介绍了中德学院未来的发展蓝图,并主持参加了上海理工大学、汉堡应用技术大学、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三方合作的签约仪式,;党委副书记刘道平与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拉瓦纳(Rav Lawana)以及“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工业数字化联合培养基地”的揭牌仪式。蔡校长代表学校感谢企业对学校多年来的大力支持,表示将继续深化和拓展与德国伙伴高校以及企业的深度合作, 相信基于过去二十年的积淀,中德学院将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沈建琪院长和杨承三书记分别主持了“合作办学历史”和“面向未来”两个论坛。在上午的“合作办学历史”的主题论坛中,受邀嘉宾分别就《中德合作办学项目的回顾》、《校企合作与中德高水平人才培养》、《中德合作办学的专业发展》展开演讲,中德学院的办学模式拥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和巨大能量,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正展现了这样的能量。在下午的“面向未来”主题论坛中,嘉宾们围绕《数字化对社会影响》、《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中德学院的机遇与挑战》、《展望未来》等主题与参会嘉宾分享了他们的体会。最后,德方项目负责人胡特先生宣读了ASIIN评估机构发来的喜讯:中德学院三个专业全部再次通过了ASIIN的评估认证。
活动结束后,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华在校长办公楼与汉堡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布尔科娃亲切会谈,双方就两校未来的合作远景进行了探讨,就数字化发展背景下的新工科发展以及其他合作热点等展开了热烈讨论。
上海理工大学是国内首批尝试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之一,中德学院建院二十周年庆祝活动是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历史上的里程碑,不仅见证了中德学院的发展历程,更是新的起点。中德学院将继续深化改革,大胆创新,为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提升上海理工大学国际影响力做出新的贡献,再续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