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校际风采 办学成果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谋划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教育部国际司司长许涛专题报告会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谋划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教育部国际司司长许涛专题报告会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2019年05月22日

5月22日上午,由上海市教委主办、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承办的《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谋划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报告会在我校复兴路校区举行。教育部国际司司长许涛做报告。教育部国际司政策规划处处长舒刚波,教育部国际司涉外监管和办学处副处长王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永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国际交流处副处长芦琍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国际交流处副调研员黄培,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副校长、中英国际学院院长田蔚风以及学校相关部门领导出席报告会。上海市各高等学校、各区教育局分管外事副校(局)长、国际交流处处长、外事干部及上海市教委直属事业单位、直属学校相关负责人160余人参会。报告会由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主持。




丁晓东致欢迎辞。他重点从中外合作办学历史、专业国际认证、国际科研合作等方面介绍了我校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情况。丁校长强调,教育国际化是上海理工大学百余年办学文脉中形成的重要办学特色,学校教育国际化平台不断拓展,教育国际化内涵逐步深化,教育国际化品牌成功打造。学校相继成立了中英国际学院和中德国际学院,成为教育部批准的、为数不多的一所大学拥有两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大学之一。学校积极对接中国CEEAA、德国ASIIN、美国AACSB等国际一流教学标准认证体系推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学校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在亚洲地区率先获得ASIIN认证,学校成为国内首个通过AACSB认证的非985、211高校,相关专业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学校留学生规模从零起步到逾千人。中英国际学院利用其优越地理位置、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群以及创新中外合作办学“一对多”模式,成为各类跨文化交流、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放眼未来,上海理工大学将继续通过创新中外合作办学体制、加快留学生教育发展、加大中外人文交流等举措,提升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开阔学生国际化视野,打造“留学上理”品牌,全力构建全面、高水准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




在报告中,许涛回顾了十八大以来教育对外开放的总体情况,分析了教育对外开放当前的发展形势,阐述了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许涛指出,十八大以来,我国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在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中外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面向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事业要进一步回答好如何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如何破解教育开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如何服务国家外交大局这三方面的时代课题。

他强调,要深刻领悟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和港澳台工作新思想,构建“一体两翼”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其中,“一体”即“一带一路”建设是教育对外开放的主体,“两翼”则分别是“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提升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要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提质增效,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培养国际化人才、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做好出国留学工作、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鼓励开展境外办学、建立中国教育国际标准等措施,在国家开放大局中谋划新定位、展现新作为,开创新格局。

李永智作了总结。他讲到,在上海持续推进“五个中心”建设、全力打响“四大品牌”、努力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进程中,教育国际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上海追求教育现代化的引擎之一。许涛司长的报告分析了全球教育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教育国际化、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上海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报告会结束后,许涛司长一行和李永智副主任在丁晓东校长、田蔚风副校长以及中英国际学院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中英国际学院的学生服务中心和学生创业创新中心,观摩了在校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团队“星墨”研发的彩色墨水产品展示和中英国际学院首个科创社团机器人社团的作品展示。

来源:上海理工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