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校际风采 教师风采 MY CHINA——Enrico Pandeli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教授的中国观
MY CHINA——Enrico Pandeli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教授的中国观
2019年02月04日

Enrico Pandeli教授是中欧清洁与可再生学院一位来自佛罗伦萨大学地球科学系的欧方教师,几年的执教经历和对中国新能源领域的研究,让他逐渐对这个伟大的文明古国建立了深厚的情感。本文很好地让我们对以Enrico Pandeli教授为代表的欧洲学者的中国观有一个新的认识!

Enrico Pandeli教授同时在佛罗伦萨大学地球科学系与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ICARE)两地教授地质学与地热能课程。ICARE是中国在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最重要的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之一,它由中欧政府共同支持,在“支持中欧清洁可再生能源学院的机构和能力建设””项目框架下(合同编号:DCI-ASIE / 2010 / 240-213)成立。由于Enrico Pandeli教授授课的两所院校学生年龄相仿,这使他不免在两组学生之间做出比较。两边的差异不单单只是意大利学生将来是地质学家,而中国学生则成长为工程师。他们之间迥然不同的态度决定他们今后的路完全不同,你甚至能在接触他们很短的时间内就感受到这点。

首先,东方式的友善与热情让Enrico Pandeli教授立即有宾至如归的感觉。Enrico Pandeli教授认为:或许我们的思想体系已经不复存在,但儒家哲学作为他们的文化支柱一直源远流长,因此教师在这个国家颇受尊重,以至于他们专门设立了教师节,以显对师者的尊敬。学生们对待你非常亲切:他们会送上茶叶、糖果甚至是亲手烹饪的拿手菜肴(这是一个拥有无限美食的世界!)。学生们为你授课做好一切必要的辅助:他们一看到黑板写满就会主动搽拭干净!在你和他们深入交往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对他们叙述的每件事都会好奇和感兴趣,他们常常渴望和你交流分享。

这种好奇心在Enrico Pandeli教授给他们讲授有关地质学、钻井技术、地理勘察等新鲜知识的时候达到了巅峰。当Enrico Pandeli教授带领他们到中国地质大学的博物馆参观学习时,他们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能开拓全新的文化视野,以至于他们会特意发来邮件感谢Enrico Pandeli教授。于是乎,作为他们的老师,Enrico Pandeli教授感觉自己对他们而言非常重要,传授给他们的也不仅仅是技术和科学知识。

在ICARE,效率尤为重要,学生尽其所能的协助你用非常短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ICARE的行政管理团队同样构架合理,责权明确,精干高效。

另外一件你会强烈感受到并和学生们分享的事情是这个民族的自豪感。在中国,不仅仅是在国庆节,即使在周末你都会看到不少孩子手里拿着中国国旗走在街上。中国人还以他们的悠久传统而自豪,甚至在中国年轻人中间亦是如此。传统音乐的旋律到处都是,而在假日里的公园广场人们在歌者和舞者的配合下快乐的弹奏着民族乐器,引来过往的人们驻足聆听,忘情欣赏。你会立刻感到这就是他们血液中流淌的集体认同感。这种感触在你每天傍晚看着他们集体锻炼时都会油然而生。在广场上,沿着街道,他们随着音乐以同样的律动舞蹈。这种被国人称作“广场舞”的活动通常由十至百人参与,这在全中国各个城市比比皆是。而最令Enrico Pandeli教授震撼的一次是在北京一座天主教堂前,多达数百人一同跳着广场舞。

Enrico Pandeli教授表示,在中意两国如此广泛深入的科技人文交流下,应铭记中国对亚欧文明作出的贡献,重温马可·波罗游历之路,让中意两个伟大的国家心相近,力相融,共繁荣,异国亦亲如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