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硕果累累, 工学部天骄 初展峥嵘
学院学生团结一心、战胜困难。最终有三支代表队分别获得光电车一等奖、体操二等奖、工程越野二等奖的喜人成绩。工学部的三只队伍在这次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裴宇博、刘芯羽、李宗霖、杨杰、孙怡婕、王鼎淇、李彤彤、余铭八位同学组织的队伍为学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来源:郑大国院工学部微信平台)
2018.05.08
-
河北省多所高校国际交流合作领域专家到我院参观交流
2018年4月18日,河北省教育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协会年会在河北大学召开,来自河北省高校的三百余专家参加了年会。会议期间,国际交流合作领域有关负责人来到我院进行参观与学术交流活动。我院作为目前河北省唯一一个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学院,取得的成绩得到来访嘉宾的称赞。保定市教育局督学马新星、发展规划处处长李明根,河北农业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冉隆贤,燕山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董洪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白自立、副院长靳松,保定学院国交中心副主任张广天等来自河北省20余所高、职院校的50余位专家参加了此次参观交流活动。我院院长吕屹,副院长、外方学术负责人Sion Hughes教授、党支部书记刘培培及我院师生对他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交流会上,吕屹院长、Sion Hughes教授及刘培培书记分别介绍了我院的办学情况、课程设置与师资队伍,同时对我院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挑战、取得的各方面成就及学院未来发展方向做了简单介绍。与会嘉宾对我院取得的进步表示赞赏与祝贺,并表示我院有许多先进经验值得他们借鉴与学习。随后,在学院领导以及同学们的引领下,来访嘉宾参观了我院专业放映室、设计工作室、摄影摄像工作室、非线性编辑工作室、录音室等富有专业特色和专业水准的工作室。同时,他们走进课堂,了解同学们平日学习生活,感受了我院国际化的学习氛围。看到我院的专业系统的教学设备,与激情四溢的课堂氛围,嘉宾们纷纷拿起手机进行记录,他们对我院为学生配备的专业设备,与别具特色的专业教室、实验室表示赞赏,对我院浓厚的学习氛围赞不绝口。来访嘉宾认为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作为目前河北省唯一一个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学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性作用。此次参观交流活动不仅展示了我院国际化教学理念及特色教学成果,更对我院中外合作办学层次的提升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此次活动为河北省国际交流合作领域的领导、学者提供了相互交流,加深了解,分享经验的机会。为我省进一步开拓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领域、新内容、新形式,促进河北省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助力。 来源: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官网
2018.04.18
-
携手中外,筑梦领航 ——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成功举办学生国际论坛
2018年4月14日至15日,“第二届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学生国际论坛”(SCUPI Student International Forum)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主办,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密歇根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巴鲁学院中外合作项目、重庆大学辛辛那提联合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等国内7所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39位师生代表齐聚江安,围绕“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学生发展思考”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院长邱民京教授在4月14日上午的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他代表学院,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师生表示了热烈欢迎,并向大家展示了匹兹堡学院建院以来的办学成果。来自上海纽约大学的Paul Woolridge教授做主题演讲,向参会者分享了国际化视野下的语言变迁及发展。随后,来自各学校的学生代表也分别做了全英文的大会报告。匹兹堡学院2017级学生吴波、詹霄阳和雷九洲就当前社会对合作办学存在的偏见和误区结合自身实际经历做了生动分享;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的代表认为目前社会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理解仍有深入拓展的空间;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的学生代表认为,在提升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可通过创新宣传模式提升知名度;上海交通大学密歇根学院介绍了其独特的学生会制度;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学院展示了其特色的校企合作和发展前景;西南财经大学巴鲁学院的代表介绍了其特色课程;电子科大格拉斯哥学院代表团则用精彩的视频分享了其五年来不拘一格突破创新的教育征程。14日下午,来自各校的学生代表团就会议主题进行了精彩的辩论和深入的讨论。当天晚上,匹兹堡学院举办了嘉年华欢迎派对,献上了精彩的表演并互换礼物。4月15日,参会代表在匹院学生会同学的带领下参观了川大江安校区和匹兹堡学院。参观考察过程中,同学们在增进友谊的同时加深了对川大的了解,开拓了眼界。此次论坛为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展示契机,深入探讨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模式。这样的互动不仅促进了教学交流互鉴,融合了多元文化,推进了我们对教育经验和国际化教育发展知识的共享,更激发了学生潜力的和推动了教育品质的提升。来源: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官网
2018.04.15
-
东莞理工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签订“联合培养博士计划”
摘要:2018年2月27日,东莞市与英国诺丁汉大学签约仪式在市行政办事中心举行。签约仪式上,东莞市政府与诺丁汉大学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意向书,我校与诺丁汉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博士计划”。东莞市委常委杨晓棠、我校副校长杨敏林分别代表东莞市政府、东莞理工学院与诺丁汉大学副校长Graham Kendall签约。诺丁汉大学相关院系负责人、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钟彬、东莞市科技局副局长吴美良、东莞市外事侨务局副局长骆伟东、我校国际交流处处长胡钦华及相关学院负责人等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杨敏林在签约仪式上发言。他表示,学校与诺丁汉大学签订联合培养博士计划,对学校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合作、国际化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作用。在东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东莞理工学院将与诺丁汉大学以此次联合培养博士合作为契机和纽带,进一步增进互信,促进交流,深入开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多领域合作,为广东省和东莞市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据介绍,“联合培养博士计划”由诺丁汉大学负责联合培养博士生的招生录取、学籍管理、培养方案和计划制定、学位授予等工作。联合培养博士生在诺丁汉大学的监管下,于诺丁汉大学完成基础课程;之后由我校与诺丁汉大学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其在东莞理工学院完成至少2年的科学研究工作;最后返回诺丁汉大学完成论文和答辩等工作。我校设立联合培养博士计划奖学金,为符合奖学金要求的联合培养博士生提供奖学金。联合培养期间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属联合培养双方所有。我校与诺丁汉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博士合作,是我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以来首个国际联合培养博士项目,为我校国际联合研究生院的筹建奠定了良好开局,对我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国际化建设形成有力的促进作用。 来源:东莞理工学学院官网
2018.02.27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2017年度报告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以下简称新西兰UW学院)于2016年9月6日正式获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首批学生于2017年9月入学。现将2017年度相关办学情况报告如下 一、招生及学生培养情况 2017年是新西兰UW学院首次招生,招生计划数为240人,在浙江省内招生。首次招生恰逢全国高考改革试点落地,学校高度重视,在前期良好的工作基础上,机构首年招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浙江省一段线内录取新生2名,其余全部在浙江省二段中上完成招录。金融学、会展、工业设计三个专业平均分分别为551、547.3、545.5,均高于浙江省二段线控制线六七十分。实际报到227人,报到率为94.58%,其中4人应征入伍保留学籍,目前在读学生223人。 新西兰UW学院在学生培养上,坚持“树诚信、强学风、拓视野”,打造“诚信型学院、学习型学院、国际化学院”。一是树诚信,以学术诚信为核心广泛开展诚信教育,组织开展开学典礼诚信宣誓、始业教育学术诚信教育专场、《学生手册》专题学习及诚信签名、诚信城院人演讲比赛、诚信应考专题宣讲会等活动;二是强学风,从“教”(严抓教学,以教风促学风)“学”(强化语言类基础教学,关注每个个体学生的学业)“管”(提倡早读晚习、严格请假制度、旷课通报制度)三方面入手,严抓学风建设。开展了学术英语词汇竞赛、外文经典阅读比赛等学术性竞赛,鼓励学生以考代练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高达81.8%;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学生期末考的总通过率为98.2%。三是拓视野,通过组织参观杭州文博会、城市会展大会,参与设计沙龙分享会、蚂蚁金服创意设计分享会,开展金融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等专业前沿教育,以及积极参加学校的国际交流文化节,组织开展赴境外交流等形式,拓展学生视野。 二、教育教学组织及教学质量监控情况 扎实开展教育教学。一是强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吸收,根据培养方案,三个专业引进外方课程学分和外方专业核心课程学分,引进外方教师所授专业核心课门数和外方教师所授专业核心课学时数,均远超过三分之一的要求,达到甚至超过二分之一;二是加强教学研究,学术英语课程团队在2017年共开展了9次教研活动,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进行探讨和研究;三是规范教学管理,制定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及奖励办法,鼓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严格执行教师病、事假请假调课制度;四是严管教学过程,建立了学院领导和课程负责人深入课堂听课制度,开展课堂教学秩序检查和教学评活动,学生对教师的总体评价较高;五是强化课程学习,对学生普遍反映较有难度的核心课程,点对点关注学习薄弱学生,组织相关老师进行强化辅导,2017年秋学期共组织集体答疑多次,学习支持中心一对一辅导25人次。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根据中外双方专业学位授予的要求,学院与怀卡托大学紧密对接,共同修订学生培养方案,成立学术委员会,配备专职学术副院长,严格审核教师任教资格;制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定时召开学生教学评价反馈会议,听取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建立起教学质量过程保障机制,保障办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三、加强党的建设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新西兰UW学院的党建工作,在机构成立后,同步组建了党的组织,于2017年6月发文成立了新西兰UW学院党支部,并且在新改造的教育大楼内设有党员之家活动室,作为师生党员的活动场所和党建工作的展示平台;规范开展支部建设,以师生党员教育、发展为重点,规范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学生党员入党流程等,保障党建活动有序开展。2017年下半年共开展了1次学生党务知识培训、4次党员固定活动日、2次支部全体党员大会。 四、机构管理情况 2017年以打造“一个空间、一支队伍、一套制度”的“三个一”为着力点,全力推进机构起步办学。一是一个空间——新西兰UW学院教育大楼改建落成。2017年学校投入3000多万元,改建了全新的新西兰UW学院教育大楼。大楼引进国际先进设计理念,设置有智慧教室、直播和录播教室、大量先进的互动教学设施和学习讨论空间,2017年底已正式投入使用。二是一套制度——新西兰UW学院运行规范建设。2017年重点制定了支撑新西兰UW学院运行的若干规章制度,例如新西兰UW学院运行方案、联合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办公会议议事规则等。三是一支队伍——新西兰UW学院教师、管理队伍建设。全球招聘了10名外籍教师,组建起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准的学术英语教师团队;陆续到位7名管理人员,搭建起了行政管理服务的工作班底。 规范开展机构运行管理工作。2017年共召开两次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两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商讨和共同决策机构办学及学术规范的重大事项。建立院长办公会议例会制度,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决策日常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五、引领示范和辐射提升作用发挥情况 积极发挥新西兰UW学院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国际化发展排头兵的作用,加强机构优质教育资源的对外辐射,在英语教学改革、双语教学、小班化特色化培养等方面引领改革发展方向。此外,2017年机构有多名外籍教师承担了面向全校教师及管理人员的英语强化班课程教学工作;同时,新改建的教育大楼向全校开放,各类教室共外借58次,累计服务师生2400多人次。 六、办学特色及社会评价情况 新西兰UW学院作为杭州市属高校的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机构获批后,时任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同志,时任杭州市市长张鸿铭同志均第一时间批示给予高度肯定。2017年11月,杭州市市长徐立毅与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一起视察了新西兰UW学院。 学校高度重视新西兰UW学院的发展,明确将新西兰UW学院定位为“学校新时期深入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及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的‘特区’”,在办学资源、制度设计、师资配备、培养方案等方面给予订制式的安排。学校提出明确的目标:争取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将新西兰UW学院建设成一所办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教育质量优异、社会效益显著的国际化一流学院。2017年5月18日,新西兰UW学院成立仪式举行,新西兰高等教育、技能与就业部部长Hon PaulGoldsmith先生与浙江大学吴朝晖校长共同为新西兰UW学院揭牌。新华社、中新社、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杭州日报等国家、省、市级近20家媒体参与报道。 来源: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
2017.05.18
-
大连理工大学莱斯特国际学院2017年度自评报告公示
2017年3月,大连理工大学与英国莱斯特大学合作筹建大连理工大学莱斯特国际学院(以下简称中英学院)获得教育部批复。7月,中英学院面向全国十八个省(市)招收首届本科生168名,其中过程与装备控制工程专业招收90名学生,应用化学专业招收78名学生。9月,首届学生顺利报到入学。现将中英学院2017年度办学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办学基本情况中英学院为大连理工大学与英国莱斯特大学成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大连理工大学的下属学院,旨在提升中英两国的文化、科学、工程和技术交流,促进大连理工大学和英国莱斯特大学的学术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相关专业高层次人才。中英学院的招生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面向本科一批录取。学院学生主要以“4+0”培养模式在大连理工大学完成全部学业,根据学生个人意愿,学生可选择到英国莱斯特大学学习,莱斯特大学的学生也将到国际学院学习,实现双方学生的同堂学习。毕业时学院学生将获得大连理工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以及莱斯特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证书。(二)学生培养中英学院学生已同时注册大连理工大学和英国莱斯特大学的双重学籍,获得两校学习资源的使用权,享有两校学生的权益,接受两校的管理。中英学院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由双方联合制定,所有专业课程将由来自两校的教师进行全英文授课,引进英语原版教材,并在第一年中专门设置了高强度的英语语言学习,通过英式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使学生不出国门便能接受国际前沿教育。 中英学院学生沿用大工盘锦校区学院-书院协同育人模式,每个同学既隶属于中英学院,又隶属于一个书院。在学院接受专业教育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书院通过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共同生活、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以及成长导师、学业导师的导修、领航,助力学生的成长和人格的养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学院-书院协同培育机制,实现“均衡教育、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三)师资建设中英学院整合双方优质教育资源,选派双方在职杰出教师,组建精英教学团队。2017年度,莱斯特大学选派13名英语教师为学生讲授英语课程。中方选派13名,为学生讲授数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军事理论与训练及体育课。为保证中英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2017年暑期,大工选派3名数学教师赴莱斯特大学进行为期六周的培训访学。此外,为互通有无,提升教育教学及行政管理水平,更好的满足学生需求,学院经常开展中英教师座谈会,查摆问题并积极落实整改方案。(四)教学组织中英学院严格按照大连理工大学和莱斯特大学的规章制度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依托双方优质教学资源和教育理念,强强联合,重点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学生国际化竞争力。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大连理工大学与莱斯特大学联合制定,核心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模式,引进英方原版教材及教学材料,英方教师教授的核心课程比例大于三分之一。中英学院严格执行培养计划,2017年度,学院为两专业学生开设数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军事理论与训练、体育及高强度的英语课程,为学生打下夯实专业基础,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爱国情怀,并更好适应日后的英语教学。学院教学工作开展井然有序,如期高质完成各项教学计划。(五)项目管理学院成立联合管理委员会,由大连理工大学和莱斯特大学代表组成,负责督查监管学院建立、管理、运营和财政。为搭建中英学院与学生的沟通桥梁,使学生参与学院治理与发展,学院定期举办教师学生联席会,听取学生建议意见,并竭力解决问题,满足学生需求。学院设立家长微信、QQ群,接纳家长声音,及时响应,并采取行动。(六)财务状况中英学院为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根据合作协议及章程,学院按照中国法律依法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并按照大工现行财务管理制度,设立学院专用账户,独立核算,统一支付。(七)教学质量监控中英学院严格按照双方的质量要求开展教学,学院设立联合学术委员会,由大连理工大学和莱斯特大学代表组成,负责督查监管各专业课程、授课、质量、反馈和成效;以及考核委员会,由大连理工大学和莱斯特大学代表、任课教师及校外专家组成,负责审核、评估学生的考试成绩。中方教务人员及英方教学主管不定时随机赴课堂听课,监控教学环节,反馈意见建议。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师为学生开设个人辅导,答疑解惑。(八)社会评价中英学院在建设及发展初期得到了教育部、学校党委和盘锦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社会各界以及学生家长的广泛关注,加速推动了莱斯特国际学院的全方面发展建设。中英学院经过半年的运行,收获了学生及家长的高度肯定,以及用人单位的初期关注。(九)办学特色中英学院是东北三省首个设立在地级城市的国际学院。为真正意义上实现双向交流、无障碍流通、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受教育机会,学生可于在读期间选择任意时间赴莱斯特大学就读任意时长,莱斯特大学更为中英学院学生量身定制寒暑期短期交流项目,便于学生自由选择赴英国本土学习体验。此外,英国莱斯特大学学生也可以选择到中英学院就读,实现中英学生同堂上课。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莱斯特国际学院官网
2017.03.10